3C開箱|iPhone 13 Pro 銀色不專業評測,外觀與拍照差異

去年換 iPhone 12 Pro Max最主要的原因是覺得螢幕大一點可以看比較久,比較不會痠,後來事實證明了,根本不是這原因啊!!說到底其實就是『手機用太久』啦。而拿了一年的iPhone 12 Pro Max,真的覺得它太重,而且我又是不喜歡背包包的人,出門就只帶手機,手機放在口袋真的像放一塊磚塊在裡面一樣。所以拉,iPhone 13 pro一出來就決定要換。
先說結論吧
- iPhone 12 Pro Max換成iPhone 13 Pro變輕了(廢話),但卻沒有想像中來得輕,很大原因是電池變大了。
- 鏡頭不只更大顆,還更凸,放在桌上也更翹。
- 120Hz的Pro Motion是可以明顯感到更順,但也沒到用過回不去那麼誇張。
- 主鏡頭及超廣角光圈變大,夜拍整體畫質提升,連同深度融合拍攝秒數也縮短了。
- 望遠端的光圈變小,而焦段從52mm變成77mm,畫面取景要適應一下。
更多夜景照片可以參考曰曰春和餐酒館。南洋IG風新興餐廳,在繁忙市區中悠遊慢活這篇文章,該篇的夜景與餐廳內部都是以iPhone 13 Pro拍攝的。
延伸閱讀:
👉【懶人包】2022蘋果秋季發表會重點整理帶你一次看完
iPhone 13 Pro 開箱


這次iPhone取消了使用封膜的設計,只有盒裝上下兩側用紙的封條,不過我的在門市就拆掉啦。

第一眼看到的實際感受是這次iPhone的鏡頭又更大更凸了。

盒子內部的其餘部分就跟iPhone12一樣沒有什麼不同。



終於重回一手掌握的感覺,不過重量卻沒有想像中的輕,是因為這代的電池加大的緣故。


側邊是跟跟前代一樣的不鏽鋼材質,觸摸前的質感超棒。

一樣的是,指紋仍然馬上就沾上去啦!!

一樣使用lightning的接口。




這次的字體變Q摟。
與iPhone 12 Pro Max使用上差異
外觀差異
除了尺寸上面本來就不同之外,不同的地方也就只有iPhone 13 Pro的鏡頭更大更凸吧。


握起來的感覺厚度沒有什麼不同。

這張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鏡頭真的是大了一圈,也請忽略我舊手機鏡頭上的灰塵哈。



終於可以左手單手打ㄥ了…
拍照差異
我認為拍照上面,在光源充足的情況下,真的感受不太到什麼明顯的差異,所以也就只比較夜拍的部分,當然還有13 Pro才有的微距。
夜拍差異
分別比較了廣角端(主相機)、超廣角端與望遠端的三顆不同鏡頭在同一場景與位置的夜拍,都以自動來拍攝,沒有其他的設定。
廣角端(主相機)
主相機的光圈由f/1.6提升到f/1.5的大小,雖然看似只大了那麼一點點,但我覺得在實際拍攝的照片上來說,躁點有很明顯的下降,並且在右邊iPhone 13 Pro的白色牆面我覺得是更能夠還原現場真實的色彩。


超廣角端
超廣角端的光圈由原本的f/2.4擴大到了f/1.8,在夜拍的畫質上提確有非常明顯的提升,原本超廣角端的夜拍真的是不忍直視阿…


望遠端
望遠端算是改動滿大的,光圈由原本的f/2.2縮到f/2.8,而焦段則是更長了,來到了77mm等校焦距,可實現達到3倍的光學變焦。
網路上很多人討論在望遠端的部分低光源拍攝的能力倒退了,反而不如前一代iPhone 12 Pro,但我的想法是這樣,iPhone 13 Pro將望遠端的焦段提升至77mm,難以避免的是光圈的下降,我認為蘋果的想法或許是最大限度地加強人像模式的拍攝,相對於iPhone 12 Pro望遠端的52mm,在iPhone 13 Pro的77mm上勢必更能夠捕捉到人像更多的細節,而在夜間的部分,則是可以用深度融合的算法彌補光圈縮小的影響。


iPhone 13 Pro微距
短距離拍攝一直是蘋果沒有釋出的功能,沒想到在今年的iPhone真的加入了微距的新元素,看了其他人拍葉子與衛生紙的照片真的覺得滿厲害的!!我這邊以地毯、海綿以及頭髮來玩玩看。
使用的方式是把相機的模式使用0.5x或是1x的倍率,然後把鏡頭靠近想要拍攝的物體,就會自動切換摟。






題外話
原本沒有預購到9月底可以取機的時間,後來在發售日的隔天經過神腦,想說看看有沒有iPhone 13 Pro實體機可以摸,沒想到裡面完全沒人,不只有實體機,居然還有我要的iPhone 13 Pro銀色256GB現貨,我還不立馬結帳!!不過不是葉佩雯,神腦還有另外送什麼以及有多少折扣我就不寫了XD
延伸閱讀:
👉【懶人包】2022蘋果秋季發表會重點整理帶你一次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