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景點「左鎮化石園區」暴龍化石帶你體驗物種起源與演化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前身是台南市菜寮化石館,園內介紹生命的起源與物種迭代的歷史,各種史前生物的化石以及小朋友會喜歡的大型恐龍模型,還有AR互動的體驗遊戲,非常富含自然科學的教育元素,寓教於樂,除此之外也適合親子或是情侶一遊,其中五個館分別如下,
- 自然史教育館
- 故事館 – 講述園區歷史
- 生命演化館
- 化石館
- 探索館
門票價格
更新日期:2022年3月
- 全票:NT$100元
- 優惠票:NT$70元
- 持有學生證在學學生、20人以上團體適用之。
- 半票:NT$50元
- 滿65歲以上長者、6歲以上未滿12歲之兒童。
- 免費
- 持有設籍於本市左鎮區之身分證明文件。
- 未滿6歲之兒童。
- 持有身心障礙手冊,其本人與隨同1人。
- 持有縣市政府依志願服務法核發之志工榮譽卡。
- 持有交通部觀光局核發之導遊執業證人員。
園區入口

園區旁邊是左鎮區的光榮小學,原本這個化石園區是隸屬於此小學的文物室,直到了1987年才由台南縣立文化中心接管,希望可以達到研究與觀光並行發展為目的[1]。


入場門票是以感應的方式進入,當時有點感應不良,
似乎是要喬到某個剛好的角度才能偵測成功。
自然史教育館





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化石-德氏水牛,其實很多人可能會有些疑問,為什麼這些化石都只有一塊一塊的,拼湊出來的感覺像又覺得不像,那是因為化石的形成必須在泥土中不被分解,經過了數千甚至萬年的沉積,環境中的礦物逐漸取代了骨骼中的有機物質,稱為石化的過程,
而且在石化後,可能會遇到了地質的變動等等因素,而造成化石難以取得完整的整體型態。
相反地,如果看到整體非常完整的可能不是化石,
而是人工加工出來的模型唷。

異齒龍,距今約2億7000萬年前,血緣接界哺乳動物,具有兩種不同型態的牙齒,其高大的背帆可能是用來控制體溫,能從骨骼的結構以及形狀就可以推算出從未見過的生物之體徵,考古學家真的非常令人敬佩!
生命過程與演化

恐龍的歷史發展與演變,
原來恐龍這個詞是在1841年才出現的詞彙。



上面的這些但都是鳥類的蛋哦,真的有夠大的啦,
不過最右下角那顆怎麼跟別人的形狀都不太一樣啊。



左邊的是恐龍哦,
右邊的是鴕鳥,是目前存在於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鳥。

樓梯的側牆示意了地質堆積的歷史與其之間的相對關係,不用太多的文字就能讓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海底珍貴的化石,
考古學家們常以化石的種類推斷發現的地點是否曾經是海洋。


超霸氣的恐龍模型,不過牠的手小小隻的好可愛,
這裡出現的生物模型應該都是在大滅絕中消失的生物。



看到這裡不禁令人想到史上最大也是最完整的暴龍化石史丹,考古學家花費了超過3萬個小時挖掘、拼湊、修復,身長高達12公尺,骨架也以188塊骨頭所組成,其有6700萬年的歷史,於2020年的10月6日在紐約拍賣晚會以2750萬美元的天價成交,也創下了化石類拍賣的最高紀錄[2]。



早坂中國犀又稱作台灣犀牛,其化石的出土大大地推動了台灣考古的研究進展,此化石的發現促使了台灣各考古領域的專家第一次在台灣進行系統性的化石挖掘。

兔兔的骨架模型,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兔子的尾巴是很長的~

仔細看牠的模型紋理,應該是使用3D列印機打印出來的模型。

入園須知
地點:臺南市左鎮區榮和里61-23號
電話:06-5731174
營業時間 : 周三至周一 9:00-17:00
網站:左鎮化石園區官方網站、官方Facebook粉絲團
